

動畫導演、插畫家。擅長使用細膩、柔美、充滿溫度的手繪動畫探討女性感官與內在,喚起觀者共鳴。作品《水中的女孩》入圍逾百項國際影展並獲多項大獎,《無瑕》則被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。現經營工作室「緩慢工作」,專注於視覺設計、動畫短片、廣告和MV。
做動畫的臺灣人。2024年於歐洲聯合動畫碩士RE:Anima畢業,現為自由接案者。作品專注在動畫材質表達及視覺語彙的實驗探索,喜歡有趣的東西。
從事影像研究、評論與選片策展工作。關注當代電影與視覺藝術的辯證與實踐,以及影展、放映機構或空間作為一文化知識生產的場域。現為台灣國際女性影展、新加坡影展選片人;亦為台灣影評人協會成員之一,《紀工報》執行主編。
王彥蘋,1996年生,北藝大電影系畢業。作品有《雨水直接打進眼睛》、《翌日》、《是日大暑》、《365分之一》及《讀取中,請稍候》。創作題材以刻畫女性間的情誼、描寫女性成長及自我探索為主, 以細膩的風格呈現角色之間的情感流動。
曾跟隨張作驥導演學習電影製作,參與《醉.生夢死》、《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》等作品。2020年以短片《成日》、《四時飄飄》入選香港鮮浪潮國際短片節。2024年以短片《A面:我的一天》獲第61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。
北藝大電影研究所導演組,金馬電影學院學員。作品《救命》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短片,歷年來的短片作品獲得許多影展的肯定,曾入選過溫哥華國際電影節。以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入圍金鐘獎最佳編劇獎,最新作品為《零日攻擊—蛇仔》,以及籌備中的長片《雞翅》。
台灣新銳的攝影師及導演,畢業於世新大學電影組。參與多部影劇作品的拍攝。曾以電影《醉.生夢死》入圍第52屆金馬獎最佳攝影獎。 在導演方面,短片《詠晴》以細膩的情感描寫和出色的影像語言,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獎,台北電影獎最佳短片獎。同時,《詠晴》還入圍了多個國際影展,包括釜山國際電影節亞洲短片競賽單元及克萊蒙費朗國際短片影展。遊走在極大極小的製作規模之中,挖掘創意的可能性。
作品內容類型多元豐富,喜愛新穎具挑戰性的題材,熟悉各種說故事的技巧與方式,並具有用影像敘事的高敏感度,擅長讓故事集中不失焦、流暢而精準。以《無聲》入圍金馬獎及台北電影獎;以《請問,還有哪裡需要加強》入圍台北電影獎;亦曾多次入圍金鐘獎。
動畫導演,以工作室模式持續創作。動畫短片《櫻時》獲得2013年東京動畫首獎並在日本全國電影院放映。動畫短片《魍神之夜》得到2023高雄電影節金火球大獎並入圍金馬獎。曾擔任東京動畫獎與台北電影節的決選評審。目前持續致力創作出屬於台灣本土又鮮明的原創動畫。
動畫師及動畫導演,臺南藝術學院音像動畫研究所畢業,阿尼馬動畫負責人,專職動畫短片創作和實驗性動畫影片製作,並致力推廣動畫教育。曾擔任金馬獎、台中國際動畫、信誼國際動畫獎等評審。作品有《風之島》、《野地的祝福》、《她說》等。